“喝酒就喝酒,包裝標注多少度自然就是多少度,喝了30多年白酒了,第一次聽說還有酒精度不合格的。對于酒精度不合格的酒產品就應該全部召回并銷毀。這不就是欺騙消費者嗎。” 在北京市豐臺區(qū)橋南茂源名酒店附近消費者王先生向《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說道。 關于日前貴州省市場監(jiān)管局發(fā)布的6款涉及酒精度、三氯蔗糖、甜蜜素等指標不合格的酒產品,作為消費者如何看?接受《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采訪時,王先生表示很氣憤。 “作為消費者很難辨別酒精度和三氯蔗糖、甜蜜素(以環(huán)己基氨基磺酸計)等成分,因此制作過程中就容易被不法分子鉆空子,既然消費者辨別不了,只能通過企業(yè)或監(jiān)管部門來嚴格監(jiān)管。說實在話,對于白酒酒精度我是真的不太懂,一般就喝53度清香藍汾,52度洋河藍色經典。”消費者韓先生向《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表示。 4月22日,《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針對貴州省市場監(jiān)管局發(fā)布的6款涉及酒精度、三氯蔗糖、甜蜜素等指標不合格的酒產品,“喝酒時如何辨別白酒酒精度與所含成分”對消費者進行了隨機采訪。 其結果顯示:10人中有3人表示,青睞于白酒包裝盒的度數,標注多少度就是多少度;其中2人表示,雖然關注白酒度數,但是并不知道該如何查詢。 4人表示,比較關注瓶裝白酒外包裝和注冊商標。1人表示,比較關注酒質與酒精度等,但對白酒中酒精度及甜蜜素成分沒有進行過檢測。
6款酒上黑名單,仁懷及習水酒均上榜 通過走訪調查,《 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發(fā)現,接近2/3的人,對于白酒中所含的成分并不了解。那么,日常所飲用的白酒是否為合格產品? 日前,貴州省市場監(jiān)管局發(fā)布的情況通告。其中6款酒涉及酒精度、三氯蔗糖、甜蜜素(以環(huán)己基氨基磺酸計)等指標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guī)定。

其中,貴州仁懷市茅臺鎮(zhèn)大福酒業(yè)(集團)有限公司、仁懷市茅臺鎮(zhèn)老字號釀酒廠、習水凱源酒業(yè)有限公司等均上榜。
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已責成相關部門依法查處 在記者隨機采訪中,消費者王先生問道:“每次也有注意到各媒體平臺公布的不合格的酒產品,但是如何處理的?真的挺好奇。” 帶著王先生的疑問,《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聯系了貴州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對此負責人表示,對抽檢中發(fā)現的不合格食品(酒產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
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抽樣檢驗管理辦法》、《食品召回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guī),我局已責成相關市(州)食品監(jiān)管部門依法予以查處。 根據現場查處的情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規(guī)定,責令生產企業(yè)采取停止生產、封存產品、召回已售出不合格產品等措施,徹查問題原因,全面整改,對相關企業(yè)依法處理,并及時向社會公布處理結果。 涉嫌犯罪的,移交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要求經營者對上述產品停止經營,下架封存,并向所在地縣級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部門報告。 目前,遵義市、安順市、畢節(jié)市、銅仁市、黔西南州食品監(jiān)管部門已督促食品生產企業(yè)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不合格產品、分析原因進行整改。以上市(州)食品監(jiān)管部門自通告發(fā)布之日起3個月內向省市場監(jiān)管局報告核查處置情況并向社會公布。 貴州省質檢院:甜蜜素只可用在配制酒中,嚴格意義上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那么白酒中到底能不能添加甜蜜素呢? 采訪中很多消費者表示質疑。既然甜蜜素不允許在白酒中使用,又怎么會有計量不準確,或者超量一說? 對此,《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第一時間聯系了貴州省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院負責人孫研究員。 “嚴格意義上,酒按釀制工藝劃分,可分為發(fā)酵酒、蒸餾酒和配制酒等,目前只有配制酒可以添加甜蜜素。蒸餾酒、發(fā)酵酒是不能添加甜蜜素的,如果在配制酒里檢測出來,它就是合格的,只是有一個限量標準。必須嚴格按照GB2760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進行添加。”孫研究員表示。 “甜蜜素是一種人工合成甜味劑,國標規(guī)定除了配制酒之外,不允許在白酒中使用。有時候酒企為了調節(jié)酒的口感會添加進去。在蒸餾酒或者發(fā)酵酒中檢測出添加劑,多數情況屬于酒企違規(guī)添加,為了改善口感。”孫研究員解釋道。
長期飲用添加甜味劑的酒產品是否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長期飲用添加甜味劑的酒產品對身體的危害不會很大。”孫研究員表示。 事實上,食品添加劑是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質,以及為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梢宰屖澄锉4娴母?,防止變質,改善口感,保持營養(yǎng)價值,而且它的計量是很低的。 并且在中國《食品添加劑使用衛(wèi)生標準》明確規(guī)定,甜蜜素在醬菜、調味醬汁、配制酒、糕點、餅干、面包、雪糕、冰激凌、冰棍、飲料范圍內使用,最大使用量為0.65g/kg。在蜜餞中使用,最大使用量為1.0g/kg;在陳皮、話梅、楊梅干中使用,最大量為8.0g/kg。 即便在配制酒里劑量也是0.65g/kg,也就是說,一公斤可以加0.65克(限量)。孫研究員向《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表示。
消費者如何辨別白酒中的酒成分? 由于白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和水,二者約占總量的98%以上。而關于白酒中的酒精度和它所含的一些成分都會標注在標簽上的,一般都會標注53度或者葡萄酒12度等。 嚴格意義上說,酒度數越高,生產工藝、成本就會越高,作為消費者通過外觀就可以去辨別酒度數了。有些人喜歡喝高度酒,覺得低度酒喝起來不夠勁,那么在購買的時候,就要通過產品標簽上的執(zhí)行標準來區(qū)分。 作為消費者,喝白酒最主要一個是看酒度,另外一個是關注香型,有些人喜歡喝醬香型酒,有些人喜歡喝濃香型酒,因為不同香型的酒,它的口感風格也是不一樣的,所以通過酒標簽就可以看出來。 但是消費者,一般無法判斷酒精度是不是產品標注上的度數。孫研究員向《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說道。 對于文中所涉及到的一些酒品不達標可能是企業(yè)生產工藝控制不嚴格或生產工藝水平較低,無法有效控制酒精度的高低;也可能是企業(yè)為了降低成本,故意標高酒精度,以提高銷售價格,欺騙消費者。 同時不排除企業(yè)檢驗器具未準確計量,檢驗結果出現偏差,或是包裝不嚴密造成酒精揮發(fā)損失。 也有可能是企業(yè)生產過程控制不嚴、計量不準確致其超量,或是原輔料使用不當帶入。 而造成三氯蔗糖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生產所用原輔料把關不嚴帶入、生產過程控制不當,或生產單位調節(jié)食品口感超范圍使用。孫研究員向《中國食品安全網》記者表示。